九华街道:“三听三问”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,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
2025-08-13 17:49:5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九华街道 | 编辑:梅晓蕾 | 作者:谢雨霖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30

雨湖融媒8月15日讯(通讯员 谢雨霖)今年以来,九华街道深入践行“走基层、找问题、想办法、促发展”工作要求,纵深推进“走找想促”三听三问走访调研活动,推动党员干部从“坐等诉求”向“主动破题”转变,从“被动响应”向“靠前服务”升级,真正以干部“走心”换取群众“暖心”。以治理“精度”提升民生“温度”,不断激活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,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幸福民生新图景。

架起党群“连心桥”:倾听民声,让服务更近一步

民声是改进工作的“第一信号”。九华街道始终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变“等群众上门”为“到群众中去”,主动靠前、精准对接,切实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米”。针对船形山社区服务阵地薄弱、群众办事不便等问题,街道抢抓城市更新契机,积极对接辖区新建楼盘开发企业,创新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共建共享。通过多方协调,成功争取开发商移交600余平方米优质用房,打造集党建引领、便民服务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。2025年6月,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,坐落于居民“家门口”的核心区域,按照“1+5+N”功能布局(即1个主阵地、5大功能区、N个特色项目),精心设置党建文化长廊、红色书吧、居民议事厅、老年活动室、多功能会议室等功能空间,构建起“党建+服务+治理”融合发展的综合平台,真正实现阵地建在家门口、服务送到心坎上。

九华街道船形山社区搬迁党群服务中心活动现场。

汇聚发展“智慧泉”:问计于民,让治理更有温度

群众是治理的“阅卷人”,更是发展的“智囊团”。九华街道坚持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,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。街道常态化开展“居民议事会”“民情恳谈会”,广泛动员“三长”队伍、党员志愿者、居民代表等多元力量,深入矛盾多发地、治理薄弱区,听真话、察实情、谋良策。在千禧华府小区因开发商撤场导致管理失序的困境面前,街道党工委牵头,联合合山社区创新成立“红色攻坚指挥部”,并组建由居民代表、专业人士、热心党员组成的“邻里智囊团”,共商共议共治。通过系统施策,小区基础设施全面升级,环境秩序显著改善,物业管理机制逐步重建,昔日“问题小区”蝶变为“幸福家园”。截至目前,街道已实施3个安置区配套设施提质工程、3个社区服务阵地建设项目,完成民政服务站标准化改造,基层服务承载力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。

九华街道合山社区民情恳谈会。

交出群众“满意卷”:问效于民,让幸福更有质感

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。九华街道坚持把“一线工作法”贯穿始终,把问题解决在一线、成效体现在一线。去年“格美”台风来袭,辖区多处出现严重内涝,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。街道迅速将内涝治理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,主动对接市、区职能部门,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,累计投入4300余万元,系统推进21个内涝点综合治理。通过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网、清淤疏浚河道、优化排水分区等举措,全面提升区域排水防涝能力。今年汛期,面对多轮强降雨考验,辖区未再发生内涝事件,群众出行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得到有效保障,实现了从“年年淹”到“不再涝”的根本转变。自“三听三问”活动开展以来,街道聚焦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群众关切领域,累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0个,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32起,消除安全隐患97处,真正把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“幸福账单”。

九华街道内涝治理项目现场。

九华街道用实践证明,唯有将“群众路线”作为基层工作的生命线,才能激活治理末梢的“一池春水”。下一步,九华街道将持续深化“三听三问”工作机制,推动资源共享、服务前移、治理融合,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、新模式,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,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幸福答卷。

责编:梅晓蕾

来源:九华街道

  下载APP